网站首页 资讯 内容详情

上海侨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侨务网)

小智 资讯 2023-08-21 23:50:09 6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从去年开始,一处有着百年历史,带有标志性的西班牙风格圆拱形门窗、所罗门绳柱和露天泳池的昔日哥伦比亚总会,在“变身”茑屋书店后成为上海一处引人关注的文化景点。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推出的“留住老上海”系列近日探访了这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并采访了主持上生·新所城市更新设计项目的建筑设计师、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副院长宿新宝。对于这栋历史建筑的“变身”,宿新宝认为,建筑修缮应呈现出“历史的叠加,真实的多样”,在此过程中,政策支持、资金保证、策划运营和建筑设计水平都是重要的因素,“技术层面的设计,更多是呈现美感、历史感和提升体验感。”“修缮完成后就等‘梧桐树招凤凰’,而这只凤凰也做了很多比选。”

留住老上海

修缮完成后的哥伦比亚总会开出上海首家茑屋书店

留住老上海

在附近游玩“打卡”的访客

留住老上海

科林斯柱上的雕刻

它因侨民聚集而生

上海哥伦比亚总会又名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Columbia Country Club),与邬达克设计的孙科住宅一起构成上生·新所园区中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象征,为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留住老上海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历史老照片

留住老上海

1930年代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照片

建筑所在的这片场地,经历了百年来的变革,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侨居上海的美国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一处供侨民社交、集会和活动的场所。在经历了初期租用杜美路(今东湖路)50号的一处住宅作为活动场所后,20世纪20年代初,总会的管理委员会购入了一块位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南侧的土地,开始筹划兴建新的总会。

留住老上海

历史图纸 1923年哥伦比亚俱乐部南、北立面斱案设计图

总会的设计工作由哈沙德洋行的艾利奥特·哈沙德(Elliott Hazzard)主持,建筑采用了哈沙德所生活的美国南加州地区流行的西班牙传教风格(Spanish Mission Style)进行设计。

留住老上海

修缮后的哥伦比亚总会建筑细节

留住老上海

哥伦比亚总会 西班牙传教风格 哈沙德设计

1924年新的总会建成开放,两层高的主楼与露天游泳池、体育馆相连,南侧是宽阔的球场。建筑的西班牙传教风格则主要体现在建筑曲线装饰元素的运用和外墙黄沙水泥饰面赋予建筑的粗犷自由的外观特征。主楼采取了相对均衡对称的立面形式,屋面坡度平缓,圆拱形的门窗洞口,南向布置的敞廊与露台,很好地适应了上海的气候;二层中心的曲线山花,装饰有螺旋形壁柱,强调了西班牙特征的表达。

留住老上海

1942年 哥伦比亚乡村总会被作为日军拘禁滞留中国各地侨民地点之一

留住老上海

历史照片 解放后上生所使用期间,上生所员工合影,背景多为哥伦比亚总会

1942年至1945年,哥伦比亚总会一度被作为日本敌对国家人员遣返逗留区和战俘国际集中营,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的罪恶历史。1953年,陈毅市长下令将上海生物制药研究所从天通庵迁至此处,使其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疫苗研发中心。2014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搬迁,园区启动城市更新。

“建筑考古”为修缮复原提供依据

宿新宝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介绍,上生所作为一个封闭的生物制品研发园区,里边曾分布着几十栋房子,其中既有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和孙科住宅这类历史建筑,也有1953年至2015年作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期间建造的工业建筑、办公建筑。比如1965建成、曾是长宁第一高楼的麻腮风生产大楼,这是郭沫若儿子郭博作为总设计的一栋简洁的现代风格的高层建筑。更新设计团队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园区内的建筑价值进行甄别,批判性地评估每栋可以保留的、微调的和改造的以及要拆除的建筑 。

留住老上海

“上生·新所”航拍图

第二步则是对保护建筑做类似的“建筑考古”,包括文献的查阅和现场勘查。“历史建筑一直处于被使用状态,身上叠加不同的使用痕迹,很多也已经不是建筑的原貌,这就要求我们去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图纸,照片,对它的历史面貌更加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修缮和利用设计提供判断依据。”

留住老上海

1948年上海航拍图中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孙科住宅及花园

哥伦比亚总会自建成至今的90余年间,建筑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改动。首先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次扩建,主楼东侧加建了一层单跨的平屋面体量,与原建筑连为一体。

留住老上海

不同时期,建筑经历几次改动

留住老上海

体育馆、游泳池及周边建筑三维立体图

其次在20世纪80年代,在作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一部分使用期间,为使园区南北向道路疏通,主楼与游泳池之间的连接体被拆除,使主楼与游泳池、体育馆脱开;同时,主楼(现为茑屋书店)东侧的游泳池加建了一层,房间作为办公室使用。

留住老上海

历史照片 由北向南看泳池顶部可增加活动遮阳

留住老上海

历史照片 泳池东侧柱廊下为开敞休息区

哥伦比亚总会在本次修缮之前,一直是作为上生所的车间、办公室、实验室等使用的,房子的结构和布局都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原来的“体育馆”后来被作为培养基蒸锅间,改造前堆满了瓶瓶罐罐,里面还摆放着培养基蒸锅和集尘罩,用来给实验器材消毒和往外排气。

留住老上海

体育馆(秀场)修缮前

留住老上海

体育馆(秀场)修缮后

留住老上海

体育馆(秀场)修缮后

现在茑屋书店的一楼主厅,原来是作为上生所工会活动空间。茑屋书店二楼当年被划隔为一个个小房间,贴满白瓷砖,每个房间都有上下水的管子,因为每一间就是一个实验室。

留住老上海

哥伦比亚总会 西班牙风格石柱

留住老上海

茑屋书店

留住老上海

茑屋书店

留住老上海

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北门。 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 供图

现在被餐饮和咖啡厅环绕的热门“打卡点”——露天泳池,在保护更新前一直是作为上生所员工内部泳池在使用,泳池两侧的房子一楼是更衣室和淋浴间,二楼是加建的,被用作办公室。

留住老上海

1980年 游泳池加层改建,新建的二楼作为办公室

留住老上海

露天游泳池修缮前

留住老上海

露天游泳池修缮后

忠于初始风格,体现可识别性

建筑师提到,“不同于标本式的古迹遗址,近现代历史建筑一直并将持续处于被使用状态,这种状态更加反映当下真实的历时性和即时性,保护更新需要既关照历史的价值也面对现代的需求。”那么哥伦比亚总会具体是如何修复的呢?

宿新宝介绍,哥伦比亚总会建筑经过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功能的使用,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他们将建筑修复的时点研判为20世纪30年代总会作为俱乐部功能的时期,一方面修复具有显著风格和历史特色的装饰和做法,另一方面对于已经不存在且无考证依据的内容避免刻意复原和做旧,尽量做到可识别、可阅读。

留住老上海

哥伦比亚总会主楼北立面门头 修缮前四根所罗门绳柱柱础被地坪覆盖

比如在修复哥伦比亚总会主楼北立面时,宿新宝发现北立面的门头中间立着四根所罗门绳柱,螺旋形装饰的柱身清晰可见,然而柱身到地坪就戛然而止。“我们知道正常的柱子底部都有柱础,而且古典建筑最讲究比例,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地坪经过多次抬高,加之老房子沉降,两个作用之下,柱础就被地坪覆盖看不到了。”“我们认为柱础可能还在,就先请工人把柱身周边地坪挖开,看到露出的柱础后,就决定改变原先设计,将整个北入口区域的室外地坪标高降低,使四个柱础完整地露出来。”

留住老上海

哥伦比亚总会主楼北立面门头 修缮后四根所罗门绳柱柱础完整得露出来

不过这样一来,这个区域成为室外最低点,为了避免下雨天雨水倒灌,他们又做了相应的排水处理。“刚完工时下大雨,我就去看了这个地方没有积水。完整显露的所罗门石柱,造型和比例都很完美,很多人喜欢在这里拍照、打卡,特别好看。”讲到这里,宿新宝的语气中难掩骄傲。

留住老上海

复原后的建筑外窗木百叶

此次保护修缮还按照建原有风格,复原了建筑外窗的木百叶。“我们通过比对历史照片,发现原先建筑外窗大多装配有木百叶,但现在已湮没不存,哥伦比亚总会是西班牙传教风格,木百叶是地中海建筑特有的元素。因为地中海区域白天阳光日晒很强,百叶板关上可以完全隔绝光照。虽然这种木百叶板在上海的日照下并非必需,但复原后更有利于建筑历史风貌的体现和风格的强化,对建筑立面整体的灰色调也起到了提色和美化作用,所以这次予以恢复。”宿新宝说。

留住老上海

哥伦比亚总会外立面 修缮前

留住老上海

哥伦比亚总会外立面 修缮后

此外,主楼外墙饰面原采用黄沙水泥压毛做法,是上海近代西班牙式建筑常用的手法,这次还是采用传统的工艺翻做外墙饰面,使建筑原本的粗犷带有乡村感的外观特点得以延续。而对于外墙饰面保存较好的体育馆(秀场)北立面,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饰面。

留住老上海

体育馆(秀场)外立面修缮前

留住老上海

体育馆(秀场)外立面修缮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饰面

此次修缮还对游泳池周边建筑1980年代水刷石外墙饰面进行清洗修补,保护修缮露天泳池廊道内红色缸砖地坪 , 复原原健身房采光天窗等,使修缮后的建筑呈现出“历史的叠加,真实的多样”。

留住老上海

修缮后的体育馆(秀场)前边的小广场举办各类活动

“招一只有文化的凤凰”

茑屋书店是一家源自日本江户时代的传奇书店,在日本开设有“代官山茑屋”和“银座茑屋”等多家书店,书店多有展示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和文化。去年底在上海哥伦比亚总会开业的是上海首店。

留住老上海

夜幕中的茑屋书店

早在2018年5月,上生·新所一期开放时,哥伦比亚总会就已完成外立面的修缮和内部加固。然而作为园区内最有价值的两栋建筑之一,怎么利用好它是一个难点。“修缮完成后就等‘梧桐树招凤凰’,而这只‘凤凰’也做了很多比选,从建筑和功能的匹配性,品牌价值等多方考量,园区运营方最后选择了日本茑屋书店入驻。”

留住老上海

茑屋书店

留住老上海

茑屋书店

同样位于上生·新所园区内的孙科住宅经过修缮更新,从“民国政要私宅”变身为一个展览性建筑开放给公众,承担起“城市的客厅”功用。

留住老上海

孙科住宅 邬达克设计

留住老上海

修缮后的孙科住宅从“民国政要私宅”变身为一个展览性建筑开放给公众 本图为正在展出的“理想之地——上生·新所 城市更新及历史文献展”

“这类历史建筑的利用一定是跟文化相结合,可以是挖掘建筑自身的文化价值,也可以是把新的文化赋予其中。”宿新宝说。

留住老上海

麻腮风生产楼(修缮前)

留住老上海

麻腮风生产楼(修缮后)

园区内还有几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通过改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办公楼,吸引着诸如李佳琦等文化公司的入驻,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的业态循环。

留住老上海

修缮后的游泳池周边建筑外立面

上生·新所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令主持这一项目的设计团队收获了很多关注,然而宿新宝对澎湃新闻说,建筑设计在“城市更新”这一大的领域里面并非最重要的因素,他认为首要是政策支持,政策导向决定了一个项目是会采用拆倒重建还是城市有机更新的方式;其次是资金,资金的来源会决定项目的品质和走向;第三是策划和运营,即它的功能性与活力;相比之下技术层面的设计,更多是呈现美感、历史感和提升体验感。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提供)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栾梦

相关阅读
上海侨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侨务网)
上一篇: 卡提亚(卡提亚软件)
下一篇: 用友u8如何备份(用友u8如何备份年度数据)
《上海侨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侨务网)》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