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风险投资(吸引风险投资的创业计划)
来源:【铁人先锋】
3月17日,第七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国际论坛在京举办。论坛期间,本报记者就CCUS商业模式发展、CCUS技术商业化应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等话题,采访了伦敦大学学院(UCL)可持续金融与基础设施转型长聘教授、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秘书长梁希。
记者:CCUS最有前途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拥有怎样的投资机遇?
梁希: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非常重要的托底性技术。目前,国内CCUS项目主要采用垂直一体化的商业运行模式,即主要由单一企业投资运营,以国企为主,私企投资相对较少。未来CCUS项目的商业合作模式会进一步多元化,这是因为CCUS项目涉及多个环节的协同合作,涵盖了碳捕集、运输、地质封存和监管等领域,需要各类企业共同参与。企业间合作开展CCUS项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潜力的商业模式,例如由负责碳捕集、运输和封存的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从碳捕集到封存的完整CCUS项目。
随着碳排放价格不断提升和监管约束不断加强,未来将会出现类似电网的运营商模式——由一家企业负责封存和运输,为碳捕集、碳排放单位提供服务。例如,在“十四五”末至“十五五”初,煤炭制氢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排放源将会为企业提供早期的投资机会,可以开展大规模CCUS示范项目,因为其减排成本很可能低于排放的代价。现在国际上已经有非常多的基金和投资公司密切关注CCUS创新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对CCUS初创团队和中小型企业甚至规模略大的企业给予支持。
CCUS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未来能源和工业领域减排对CCUS有着巨大的需求。目前很多CCUS技术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正处于投资机遇期。在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阶段,颠覆性的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和碳监测技术有很大的商业潜力。
记者:CCUS技术商业化应用面临哪些重大挑战或风险?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梁希:如何实现盈利和商业闭环是CCUS项目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能够降低CCUS项目的成本,另外碳市场的成熟和碳价格的上升也会对CCUS项目的盈利能力形成重要支撑。
对于我国而言,CCUS项目的成本仍具有下降潜力,成本的降低来自人工、设备制造、交通运输、原材料等方面的成本优势、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以其低成本优势,将成为CCUS前期部署的重点行业。未来CCUS融资机会增多,大规模CCUS项目陆续实施,基于CCUS学习效应,新建项目的成本将会持续降低。
目前,中国和欧洲的碳价格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碳价格过低会影响CCUS的商业可行性,从而阻碍其在我国的大规模部署。截至2022年4月,全球已投入运行的碳定价工具共计68种,包括碳市场和碳税机制,另有3种正在推行中。新兴的碳定价工具和创历史新高的碳价格,推动2021年全球碳定价收入比2020年增长了近60%,达到约840亿美元。碳价格涨幅在发达国家的碳交易和碳税机制中尤为明显,如在欧洲,碳配额的价格可达每吨100欧元。中国需要合理的碳价格来推动CCUS项目的商业化和大规模部署。
从政府的角度看,需要尽早出台适当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支持大型示范项目,例如人民银行早前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方式,支持CCUS项目的发展和运营,这样的政策支持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CCUS项目。
同时政府应不断完善CCUS项目的立法和监管体系,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CCUS项目的准入条件、运营要求和长期监管责任,以此规范CCUS技术发展和运营。这将会为CCUS项目的商业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缺乏明确的政策框架和监管机制是CCUS技术发展和运营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这影响了投资者对于CCUS技术商业可行性的信心,使得CCUS项目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此外,未来碳市场价格不确定和碳封存项目长期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也会使得投资者缺乏信心。
记者:为了充分调动CCUS的商业潜力,国内外公私伙伴如何加强合作?
梁希:首先,政府和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以促进CCUS技术的早期研发示范以及后续推广。政府可以提供政策和部分激励资金支持,通过建立商业环境预期,加速CCUS技术商业化进程。企业则可以贡献技术、资金和商业经验,加强对CCUS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稳固的CCUS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CCUS技术的发展和项目落地。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国家之间应积极开展CCUS技术交流、资金支持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合作,以促进全球范围内CCUS技术的推广和商业化。例如,腾讯、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正在和冰岛Carbfix公司合作,计划将玄武岩矿化固碳技术引入国内,开展示范项目,探索新的CCUS减排技术路径。这样的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经验分享,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记者:中国CCUS项目应该如何实现商业化?
梁希:我想用9个字来总结中国CCUS的商业规划:看长远,走出去,投技术。首先,我们需要提前开展CCUS规划,提前布局高浓度排放源CCUS,实施大型示范项目。“看长远”不一定代表短期没有回报,部分投资在1至2年后就可以取得丰厚的回报。其次,国外CCUS市场成熟度较高,当遇到合适的机会和项目时,我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开展国际合作,从而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最后,我们需要增加对CCUS项目的投入,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鼓励商业资本投资创新技术。我们拥有庞大的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技术型企业,推动技术规模化示范。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阅读吸引风险投资(吸引风险投资的创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