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善卷洞(宜兴善卷洞门票优惠政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1月1日电 题:生物多样性保护:6700万年前珍稀植物扎根南京
作者 秦亚龙 徐珊珊
深秋时节,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风景区内,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里,10530种植物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其中有华东地区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等1500种“贵客”,包括植物界“活化石”银缕梅,是6700万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珍稀植物,难得一见。
银缕梅是一种落叶小乔木,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树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极度濒危物种,同时也是中国首批认定的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们就开始银缕梅的相关保护工作。从银缕梅的发现、命名、引种保育、开展系统研究,到原生境回归和保护性开发利用,使得这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姚东瑞说。
江苏宜兴是银缕梅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中心和发现地。银缕梅的发现与命名可谓是一波三折,1935年9月,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学家沈隽在宜兴采集到一份植物标本,因历史原因,这份标本未来得及鉴定,尘封了近20年。
1954年,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学家单人骅重新整理此份标本并开展相关研究。1987年,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邓懋彬带着昔日恩师单人骅的嘱咐,循着沈隽留下的标本采集记录,重新回到宜兴西南的山地寻找,终于在宜兴善卷洞的石灰岩山地找到了7株“只结果不开花的”的植株,这正是他一直寻找的珍贵标本中记载的植物。
直到1991年3月,苦守5年的邓懋彬终于见到了银缕梅的花朵,这些小花都没有花瓣,经过充分研究之后,1992年,邓懋彬等人发表了《银缕梅属——中国金缕梅科一新属》,以一个新属的形式,将它命名为银缕梅,此时距离银缕梅第一份标本的采集已经过去了近60年。
为了保护性开发利用好这一珍稀濒危树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与宜兴市神池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银缕梅新品种选育、繁殖和栽培技术研发基地。如今,基地繁育出不同规格的种苗50余万株,并在江苏省内外广泛开展适应性栽培实验,同时在宜兴开展回归引种工作,扩大银缕梅野生种群数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认为,对银缕梅这样的珍稀植物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加强科普教育和宣传,更好地保护其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近年来,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持续开展科普展览、科普宣传和自然体验等活动,引导更多公众了解银缕梅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价值,并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采取回归引种等方式扩大野生种群,扩大银缕梅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展银缕梅新品种培育研究,同时构建标准化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开展银缕梅化学成分、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挖掘提升其综合价值。”姚东瑞说。(完)
相关阅读宜兴善卷洞(宜兴善卷洞门票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