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资讯 内容详情

基础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定义

kk 资讯 2024-07-23 08:51:14 3

一、基础货币的构成

基础货币由货币当局持有的现金、银行准备金和在途现金三部分组成。现金是指以纸币和铸币形式存在于社会公众手中的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银行准备金是指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用来满足中央银行准备金比率要求的货币,具有极强的支付能力;在途现金是指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尚未入账的现金,包括汇划款、票据清算款等。

二、名义和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区别

1、名义货币是用来流通的物件总称,而实际货币是用来流通的物件本身。

2、名义货币:现实流通的,单位名称虽然不变但其单位所含实际价值量不断改变的货币。

3、名义货币就是法定货币,而实际执行货币功能的商品远远不只有法定货币。

4、实际货币:有形货币,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印记的货币。

三、什么叫做货币的实际供应量

1、货币的实际供应量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概念,是指扣除了价格因素的货币供应量,等于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名义货币供应量就是现实某一时点存在的广义货币量。

2、凡涉及价值指标(货币指标)的,都有名义值与实际值的问题。名义值是现实存在的数量,实际值是考虑价格因素以后的数量。

四、货币的供应量计算公式

1、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中央银行每放出一笔信用,不仅直接向流通领域注入了一笔存款货币或现金,并且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能够扩张出若干倍的信用,派生出大量的新增存款。

2、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故被称为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

五、什么是货币供应量M2

1、指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2、m1指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指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3、在宏观经济学中,M1把货币的范围限定在人们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这种定义的依据是认为货币的主要职能就是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因此只有充当交易媒介的资产才算是货币。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4、我国现阶段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5、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6、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7、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相关阅读
货币余额与货币存量,实际货币余额是什么
货币余额与货币供应量,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与利率
基础货币和货币存量(基础货币包括)
货币与存款货币,存款货币包括哪些
经济学中货币?钱在经济学上叫什么
基础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定义
货币余额增加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收紧货币 利率提升?如果国家开始收紧货币
货币余额继续上升,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与利率
货币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
上一篇: 数字货币立法?数字货币的含义与特征
下一篇: 货币基金会计处理,收益好的十大货币基金
《基础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定义》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