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和存款货币,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
一、存款货币总量计算公式
1、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存款准备率=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着
2、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3、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4、存款派生倍数=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5、存款派生倍数=1/(存款准备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6、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或中央银行签发支票所形成的存款。因为现金和中央银行的支票都属于中央银行向流通中注入的货币量,所以商业银行能吸收到多少原始存款,首先取决于中央银行发行多少货币,其次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吸收程度。同派生存款比较,原始存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原始存款量的变化中,商业银行处于被动地位;(2)商业银行要开展资产业务,必须先吸收一定的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3)吸收原始存款可增加商业银行的支付准备金,增强银行的清偿能力。
7、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ratio)。
8、提现率是在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过程中,存款客户总会提取一些现金,从而使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这就是现金漏损。
9、备付金率(Cashreserveratio)也称超额准备金率(Excessreservesrate),是指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的货币资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10、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派生存款是指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二、两种基本的货币类型
1、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2、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中银本位的历史要早于金本位。银本位制的运行原理类似于金本位制,主要不同点在于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其名义价值与实际含有的白银价值一致。银本位分为银两本位与银币本位。
3、复本位制指一国同时规定金和银为本位币。在复本位制下金与银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银本位制下一样,可以自由买卖,自由铸造与熔化,自由输出输入。
4、纸币本位:将纸币本位制又称作信用本位制,概由于从国家法律而论,纸币已经无须以金属货币作为发行准备。纸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的是纸币和银行存款。纸币给政府通过调节货币数量影响经济活动创造了条件。
三、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之间是什么关系
基础货币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因为准备金制度需要上交一部分存入央行作为准备金以防出现银行危机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是指银行利用上缴后剩余的存款进行投资和放贷等活动所获得的超出于原来的存款额的货币说白了就是银行拿存款人存进去的钱进行放贷投资等活动赚取的超出存款人存款额的钱这部分钱就称之为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四、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的区别
两者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不同:
1.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
2.货币乘数:即货币供给与经济总收入(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五、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区别
1、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确定的.当价格上升时,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会减少,因此货币的价格或利率就上升,各种依靠借贷资金的开支,如消费,投资甚至净出口等,则会下降.
2、实际货币供给是以真实物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供给,即以实际货币的购买力衡量的货币供给。将名义货币供给(MS)与一般物价指数(P)平减后,即可得实际货币供给。公式表示为:实际货币供给=MS/P。
3、在存在未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从而增加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总收入水平。但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名义货币增加只会暂时地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对应一度增加的商品和劳务量),但价格上涨最终使实际货币供给恢复原量。
4、货币供给量(moneyaggregate):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央银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活动可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国在一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货币需求量(m)是根据商品总价值(g)、货币流通速度(v)测算的。则有m=g/v,v为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即转手的次数(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货币仍留在流通中多次媒介商品交换,从而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相应媒介几倍于它的商品进行交换)。
5、因为纸币是不足值的信用货币,它不会因为币值的变化而退出流通。在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均衡状态下,货币速度增大,实际上是减少了对货币的需求量,而货币不会退出流通,即名义货币供给量不会改变,实际上造成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即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接下来会导致就是物价上涨。
相关阅读货币与存款货币,存款货币包括哪些
货币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因素 货币供给量增加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货币和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
货币和存款货币,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供给关系
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原始存款乘以存款乘数
货币供给是先行指标,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
货币供给计算公式?货币数量论公式MV=PY
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而货币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