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溢出效应 溢价效应
一、简述经济政策的溢出入效应
溢出效应实质上是宏观政策的外部性,是指一国制定的宏观政策不仅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渠道、贸易渠道、大宗商品价格和信息渠道等对本国国内目标经济变量发挥作用,而且会影响到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2.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通过多个渠道对我国产生溢出效应
(1)通过金融市场渠道产生的溢出效应较为直接
(2)通过大宗商品价格渠道产生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
(3)通过贸易渠道产生的溢出效应持续期较长
(4)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产生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弱
总体上看,发达经济体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我国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发达经济体加息,我国的产出、进出口、汇率、物价以及货币政策均产生相应的反应。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加息,有助于我国产出增长,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贬值压力,有助于增加我国贸易顺差,对我国物价存在拉升动力。受此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也同样倾向于同步加息。
二是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性。在影响经济增长和价格方面,美国和日本货币政策对我国GDP、CPI的影响相似,影响程度均为先不断上升,达到最高点后不断下降;欧元区和英国货币政策对我国GDP、CPI的影响程度均为先不断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不断上升。在影响金融市场和贸易方面,美国、欧元区和英国货币政策对我国汇率和贸易顺差的影响类似,影响程度均为先不断上升,达到最高点后不断下降。
3.我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反向溢出主要通过金融市场和贸易渠道
(1)通过金融市场渠道产生的反向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性
二、货币多发对银行的影响
关于货币多发对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贷款利率上升:当货币供应过多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过多,贷款需求相对不足,金融机构的利率便会下降。反之,当货币供应偏少时,市场对货币需求增多,资金供给匮乏,金融机构则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因此,货币多发会使得银行的贷款利率上升。
2、风险控制难度增加:货币供应过多时,银行对外披露的资产质量可能偏高,导致太多的资本流入相同的领域,使得银行资产风险逐渐增大,增加贷款违约的风险。这会给银行的风险控制带来挑战和难度。
3、资产质量下降:如果货币供应过多,银行可能会降低对借贷人的违约率估计,因为借款人预计其所持有的资产和抵押物的价格上升。这可能导致银行承担“超出了借贷人原本风险偏好的额外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
4、金融市场紊乱:当货币政策收紧时,抵押价格的下降导致银行对信贷投放的意愿程度回落,而与此同时借贷人的金融资产价格也出现大幅回落,资产泡沫的破裂意味着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增强。一旦违约量超过银行所能承受的范围能力,其负面溢出效应会影响到其他的金融机构,导致金融市场整体出现紊乱。
综上所述,货币多发对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贷款利率上升、风险控制难度增加、资产质量下降以及金融市场紊乱等方面。因此,银行需要密切关注货币政策的变化和市场状况,合理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风险。
三、什么是货币的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把货币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就是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
2、而根据传统的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在国家财政对货币流通不予干预,金属货币永远是足值的,并且作为货币的金属本身的价值不发生大的波动的条件下,金属货币流通并不存在通货膨胀。
3、因为作为货币的金属本身是商品,是劳动的产物,具有价值。金属货币发挥价值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动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的货币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每单位货币购物量减少,这时货币持有者就不愿把自己的货币按贬低了的价值使用出去,而把它贮藏起来,这就使多余货币自发退出流通,使货币量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4、反之,当流通中货币不足时,贮藏的金属又自动地进入流通。马克思在谈到金属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这种作用时曾形象地把它比为蓄水池,他指出“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的渠道。”
四、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区别
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概念,它们有以下区别:
1.溢出效应:溢出效应指的是一种外部性,当经济活动的产生或消费影响到与之相关但未直接参与的第三方时产生的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正面的,即正溢出,也可能是负面的,即负溢出。正溢出效应意味着经济活动对周围环境或其他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例如新建水坝改善周边地区的灌溉条件。负溢出效应则指经济活动对周围环境或其他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工厂排放污染物导致周边地区空气污染。
2.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一种经济现象,指当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增加支出或投资导致私人部门减少支出或投资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时,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公共部门的增加支出会导致私人部门的资源受到挤压,从而减少了私人部门对投资、消费等方面的支出。
总结来说,溢出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对与之相关但未直接参与的第三方产生的效应,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而挤出效应则是指公共部门增加支出导致私人部门减少支出或投资的现象。它们描述的是不同的经济现象和影响。
五、什么货币会成为资本
1、货币资本化的形成条件:货币资本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有了货币就开始了资本化过程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可能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2、①货币变成商品。货币要变成资本,必须先成为商品,即变成可以用于交易的货币商品。而要使货币变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个是交易双方能自主交易,一个是货币资金的价格或利息基本上能自由升降。如果达不到这两个前提,则是不能称之为货币商品的;
3、③社会已逐步建立起货币进入和退出资本过程的机制;
4、④有较健全的防止和躲避资本风险的机制。
相关阅读货币的溢出效应 溢价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