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度量测不准 货币产生
一、简述货币计量相关规定
1、一是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同时,有必要也应当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补充。
2、二是假定币值稳定,因为只有在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的资产的价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并计算确定其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
二、货币计量的前提
货币计量是指使用货币单位来衡量物品价值的方法。它是统计和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政府和商业组织更好地了解市场趋势和相关的政策效果。货币计量的前提是货币具有可比较性、可转换性、流通性和稳定性。
三、货币计量前提包括币值不变这一假定对吗
对的,会计计量的时候,是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的,其就体现在货币计量中的币值稳定假设
四、货币的度量
货币的二种本质观,1商品交换的媒介。2价值贮藏的手段。这二种观点在国际上争论不休,但大部分学者及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媒介为货币的本质属性。
2.以货币构成出发点的货币定义:分别是货币性和流动性。
货币性是指一种资产能作为交换媒介的性质。流动性是指以低交易成本把资产转变为现金的能力。
各层次货币的构成(狭义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M1=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
一般来说,流动性越强的资产对经济影响越直接,越快速。所以M0,M1要比M2等更直接,更迅速。
而货币当局是更注重对狭义货币的控制,但之所以控统计广义货币的供应量是因为广义货币很容易转化为狭义货币。所以更广义的货币划分是为了货币政策的实行,这也是划分货币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根本原因。
五、会计中的货币量度如何理解
1、货币计量是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然后用于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的过程和经营成果的行为,会计主体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时也应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尺度。
2、货币计量是作为会计主体核算的内容之一,通过货币计量,有利于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可以清晰地反映,其弊端在于货币计量无法全面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信息,同时会计主体货币计量的内容容易受到社会货币政策或者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阅读科目货币(货币是金融资产吗)
融资货币账务处理?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解释货币计量,货币计量的三个层次
借贷资金与货币(现金属于货币性资产)
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外币货币性项目
属于货币性资产有(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货币市场的融资 非货币性资产有哪些
货币合作包括(外币货币性项目包括的内容有)
货币互换 融资?非货币性资产有哪些
货币的条件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