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资讯 内容详情

信托公司应届生(信托就业)

小智 资讯 2023-07-29 21:15:33 1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也是怪了。


这几年我发现,职场上到处都在流行一股“劝退潮”


无论你翻开微博、知乎、豆瓣、脉脉、或是任何一个年轻人聚集的论坛,都会被大量的劝退贴泼一盆凉水。


房地产劝退,互联网劝退,服务业劝退……其中劝退声音最响亮,人数最为庞大的,大概就是金融了……


真的这么惨么?身处金融行业十几年,虽然我也抱怨过,纠结过,劝退两个字,却是想都没想过的。


我周围的人呢?他们是否如网络上所展现的一样,都在劝退年轻人?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网络


带着这个强烈的疑问,我开启了一项长达一个月的调查。调查的对象,就是我身边的金融从业者们。


调查的问题只有一个:


“现在的你,是否会建议应届毕业生加入自己的行业、公司,或从事自己的工作?为什么?”


当然,我还是低估了这项调查的难度。一个月以来,通过在朋友圈发问题,一对一针对性地微信沟通,还有向身边相熟同事、同业的侧面问询,我大概收到了反馈52份。


除去插科打诨的、敏感多疑的、和不愿直面问题的太极回答,有效回答有36份(我尽力了)。


同时,为了调查的多样性,我也充分发挥了多年的人脉优势,从不同工种、不同子行业都薅了人过来回答。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尽管如此,我也必须要说,这并非学术研究,也不是调研报告,只是一份真实的,生动的,也略显主观的田野调查。


我希望借由它,能给应届生和年轻人提供更多贴近现实的参考信息,而不是冷冰冰的统计数据和乌合之众的互联网噪音。


好吧,就算达不到这样的现实意义,至少也让咱们金融民工们知己知彼了一回,不是么?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先来说下36位有效受访者的背景:


36位全部来自金融行业,是从业时间或长或短的在职金融民工。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国家破产之日》


从子行业来看:

10人就职于银行

8人就职于券商

5人就职于基金相关公司

3人就职于保险相关

体制内从业者3人(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

PEVC投资机构从业者2人

信托从业者2人

互联网金融从业者1人

会计师事务所1人

期货从业者1人

(我真的薅遍了人)


从公司性质来看:

国企25人(果然金融行业的命是国家给的)


民企5人

外企3人

体制内3人


从工作职能来看:

3人是老板(全部存在于民企)

18人从事前台业务:包括投资、行研、投行、资管、信贷,销售、精算,交易等

10人从事中台职能:包括运营,风控,清算,合规,托管等

5人从事后台业务:包括人力,综合管理,信息技术,财务等


当然,上面的分类标准并不十分严格,比如有些朋友,工作横跨多个子行业和职能,那就按照他目前工作的子行业和职能划分。


还有些朋友,对于自己工作前中后台的认定有自己的想法,那同样参考本人意愿进行归类。


说到底,受访者画像只是参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这些受访者的真实回答。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我,准点下班》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回答这就来了:


1,第一个问题:你是否建议应届毕业生加入自己的行业?


先上数据: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建议 22人,不建议10人,不发表意见 4人


老实说,这个答案还挺让我惊讶的,在金融行业红利期过去好几年,各种违约暴雷事件频繁爆出的当下,干金融显然已经不是那个能一眼望到收益的行业。


但还是有近三分之二的朋友推荐应届生加入金融圈,只有27%的受访者表达了明确的劝退态度。


不管他们的回答是否带有个人明显的主观经验,至少表明,大多数金融民工,还是对金融行业,保持着谨慎的乐观。


行业发展潜力大,个人能力提升快;赚钱效率高是很多人的理由,就像很多朋友都提到的一样: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肖申克的救赎》


当然,这份乐观的程度,也随着行业、公司、工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总结了下,存在以下规律:


1,老板劝进(3位老板不约而同的选择)


2,年龄略大(超过35岁)的朋友,劝进比例更高,大概因为很多人都踩中了10年的金融红利期,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搞金融的好。


3,劝进人数多的子行业:主要集中在券商,基金,保险等大行业,一来这些行业比较成熟,二来行业内的选择机会也更多。


4,不发表意见的朋友:4人中3人来自体制内,我问他们原因,给出的答案也很体制内我自己肯定不会走,但你来不来么,我确实没法给你任何建议。


5,劝退人数较高的子行业:银行,信托,PEVC,互联网金融,会计师事务所。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半泽直树》


关于劝退的原因,我摘取了一些受访者的回答:


“年轻人千万别干信托,一场游戏一场梦,暴富的时代过去了暴雷的时代来了。”(某还没暴雷的信托公司高层)


“银行前几年还可以,至少能图个舒服,现在所有指标KPI化,每年都要求增长,包括一些银行领导搞PUA,确实让人看不到希望。”(某股份制银行分行中层)


“金融行业太浮躁,竞争白热化,工作内卷化,应届生缺乏分辨力和耐心,很容易选错路。”(某基金公司中层)


“这几年就算是过去的好项目也面临退出难问题,投资热潮褪去后,去年行业和公司的逻辑都彻底变了,尤其是应届生,真的好难。”(某PE机构基层员工)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2,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你是否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公司?”


先上数据: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建议12人,不建议23人,不发表意见1人

其中10位受访者建议应届生加入金融行业,但绝不建议加入自己的公司。


看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要悲观得多。


既推荐金融行业又推荐加入自己公司的人中,除了3位公司老板,基本全就职于金融头部机构,即所谓的“三中一华”“中农工建交邮储”总行等。


也难怪,在资源导向的金融圈,一切都向头部看。在头部公司,行业地位高,得到的提升快,绝对薪酬也更高,再加上,进入的高门槛和连年递延的奖金制度,也导致这些公司人才的流失率相对较低。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武林外传》


而反过来,那些推荐年轻人进入金融圈,但并不推荐自家公司的人,理由也值得我们反思:


“金融行业不错,但我们公司平台太小,展业艰难,我在这干了三年,提升不大,想走人了。”(某腰部证券公司基层)


“公司受政策影响很大,虽然目前现金流还不错,但看不到未来,避免踩坑,建议谨慎加入。”(某互联网金融公司高层)


“我们公司太卷了,很多人为了加班而加班,为了总结而总结,在这工作几年,就开会了,浪费时间。"(某期货公司基层)


“快累吐血了,一到忙季,好几周都回不了家,就是在拿命换钱,钱还没有那么多,我是真熬不住了,除非你觉得自己身体足够好,否则别来。”(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员工)


“咋说呢,就我们银行那点薪酬,对于应届生真的呵呵。”(某政策性银行中层)


所以,总结一下,不忍心拉人入坑的理由再多,归根结底还是那几条:


行业地位低,发展空间有限,企业文化内卷,绝对薪酬低。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半泽直树》


3,第三个问题:你是否建议应届生干你的工种?


先上数据: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建议5人,不建议29人,不发表意见2人


通过这些回答,我也摸到了一个规律:


大家基本都是自己干什么就不想干什么,也不推荐别人干什么。


即便某些在我们眼中闪着光环的工种,当你去问当事人的时候,他也会摆摆手,极力劝退。


我相信,这里绝对没有虚伪的成分。


当然,去除了情绪的因素,我还是可以大致摸到一些大家的选择倾向


劝进工种集中在:投研,交易,合规


劝退工种集中在:投行,销售,运营,风控,清算,投资


这些受访者所说的原因,还是很有参考价值:


“投研岗进入门槛相对高,也筛掉了很多不靠谱的人。在我看来,这是最容易靠个人努力有所成绩的岗位,正反馈也能持续。所以还是很适合没背景但有学历有拼劲的年轻人的。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某头部证券公司投研岗)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未生》


“二级市场相对公平,只要你有交易的本事就能赚到钱,虽然竞争白热化,但在里面干上几年,即使被淘汰了也值得。”(某证券公司交易岗)


“在保险公司做运营,薪水虽然不算高,但工作性价比还挺高,基本不用加班,压力基本可控。对于我这种有家有娃的已婚少女来说,是最佳选择,但应届生的话,要不还是先苦几年?”(某保险公司运营岗)


“投行有表面光环,就是太苦太累,算来算去,性价比不高。现在年轻人都很精明,不会再像我们当初一样挣命干了。”(某证券公司投行岗)


“在银行干销售,压力太大了,不比其他产品,我们卖的都是和财富紧密相关的东西。客户不信任你,就算买了你推荐的产品,一旦投资亏钱,还是要被骂。如果家境还不错的年轻人,真不值得干这个。”(某商业银行分行理财经理)


“做风控前些年还不错,但最近两年工作量明显变多,而且容错率低,一个小疏忽就会跟着一起背锅,搞得我都神经衰弱了。我是年纪大了,路径依赖改不了。如果年轻人有其他选择,建议别干这个。”(某银行分风控岗)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家族的形式》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关于劝退,这就是36个金融从业人员给出的最真实且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回答。


总体上说,既没有网络传言的那么悲观,也没有我自己认为的那么乐观。


不过,有趣的是,这些受访者们对自身行业的“乐观”和“悲观”,本质上是统一的:


悲观者认为,金融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一去不复返,行业正在固化,限薪也板上钉钉,竞争越来越内卷,对年轻人性价比越来越低、也越来越不稳定了。


乐观者没否认这点,但还是认为相比其他行业,金融行业仍是一个高薪的快速上升通道,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能被忽视,不失为一个相对靠谱的选择。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一天》


至于我本人,作为一个已经吃到了金融红利,也在金融圈站稳了脚的过来人,来评价应届生的劝退还是劝进,大概没什么发言权。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就业市场已经内卷到难以置信的地步。“掐尖”、“红海”、“竞争”和无止境的KPI,都会成为一个年轻金融民工必须面对的常态。


我们一帮老油条也常常自嘲,如果现在重新来金融圈应聘,大概连简历那关都会被刷掉。


但如果要我给一个建议,我还是会建议年轻人(不只是应届生)加入金融圈,但一定降低预期。


因为无论怎么看,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的需求永远会存在,而有需求,就永远有钱可赚。


所以至少在未来十年内,金融的地位很难被动摇,其对人力的需求和发展的空间也不会骤然缩减。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半泽直树》


但长期以来一直充斥在年轻人耳中的“年薪百万、财富自由”这样的固有印象,恐怕要改改了。


时代变了。


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未来金融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薪酬差异只会越缩越小,方差也会减少。


所以,如果你降低预期,只把它当做任何一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本事赚钱的行业一样,去适应、去感受、去接受。


你一定能在这个总给人希望的行业里,分享到行业的硕果,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经验和财富。


但如果,你的目标不止于此,或者干脆家里有矿,也许去看看诗和远方,会是一个更有价值和意义的选择。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图源:《不能结婚的男人》


最后也留给大家一个同样的问题:


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公司,或从事自己的工作么?

我问了36个金融圈朋友个问题:你会建议应届生加入自己的行业么?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相关阅读
Chainlink携手顶级金融机构,利用AI和区块链优化企业行为数据报告
稳定币爆发:1640亿美元市值背后的全球金融新变革
以太坊将成为全球的金融支柱,SOL 无法超越的 5 个原因
8月7日行业重要动态:特朗普:美国政府不应出售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是“现代货币”
8月13日行业重要动态:Three Arrows Capital 清算人正在向 TerraForm Labs 寻求至少 13 亿美元的赔偿
8月19日行业重要动态:Bitget 推出 DOGS 充值活动,用户最高可领取 1:1 空投返还
9月11日行业要闻:OpenAI 计划在未来两周内发布「草莓」大模型
解析日经指数和美股对加密货币行业的影响
早报 | 9月4日昨夜今晨要闻: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WLFI:已通过多家公司审计,拟与 Aave 合作拟探索稳定币市
比特币牛市困境:宏观不确定性与行业创新停滞的双重夹击
上一篇: 老凤祥黄金戒指2015新款图片(老凤祥金戒款式及价格)
下一篇: 上海拍卖行业协会官网(上海拍卖公司官网)
《信托公司应届生(信托就业)》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