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社(期货日报社长)
证券时报记者 唐维
大连,是我国十五大副省级城市兼五大计划单列市之一,也是东北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大连地区生产总值1700.4亿元,同比增长14%,继续稳居东北地区各市第一。
经济中心往往也是金融中心。大连连续13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是内地12个入选城市之一。这里有着全球排名前列的商品交易所,2020年大商所在世界衍生品交易所的排名从2019年的第十一位跃升至第七位,在全球商品衍生品交易所中位居第一。
大连将如何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质升级?如何实现将大商所打造为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中心这一目标?在完善企业上市梯次培育体系、拓展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方面,大连又有哪些新思考……
近日,证券时报“献礼建党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大型主题报道采访团走进大连,对话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贵,回顾大连资本市场发展成果,探讨金融资本市场的大连经验,献礼建党100周年。
促发展 强监管 防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市当前金融业总体发展和运行情况如何?呈现哪些特点?
张学贵:大连市当前金融业发展稳中向好。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依托和目标,促发展,强监管,防风险,全力推进金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金融业贡献保持支柱地位。202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52.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3%,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金融业上缴税收98.2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0.2%,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大连市连续13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是内地12个入选城市之一。
二是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310家,其中法人总部机构17家。小额贷款公司等“7+4”类地方金融组织达到289家,已初步形成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金融市场全面发展。全市资金市场2020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万亿元和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和3.4%。资本市场境内外上市企业45家。保险市场2020年实现保费收入368.7亿元,保险深度5.2%,保险密度6129元/人,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期货龙头地位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大商所已上市期货品种21个、期权品种7个,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大连金融的金牌名片,是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五是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市现有外资金融及后台服务机构61家。先后获批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获准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国际业务,全市外汇结算额、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始终占全省的50%以上。
六是金融风险稳步缓解。近年来,推动化解了多家大型企业债务危机,网贷机构、交易场所等存量风险有序压降。截至2020年末,两大清理整治攻坚战完成阶段性任务。全市纳入整治的18家网贷机构全部实现风险出清。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任务,遗留问题基本“清零”。处非工作多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连续8年在全省处非系统综治考核中名列第一,遏制了增量,压降了存量,有效释放了风险。
九大举措为区域性金融中心
建设保驾护航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大连准备如何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影响力、辐射力?
张学贵:未来五年,是大连市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加快新时代“两先区”建设、落实2049城市愿景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大连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给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进大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质升级,必须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在适应中占据先机、在改革中开拓进取。
一是加快提升机构发展质量。紧抓服务贸易和金融开放契机,做优做强法人机构,重点引进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总部和专业分支机构,健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增强全市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大商所区域龙头地位,打造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以机制创新、组织创新、政策创新形成合力,加快培育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是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围绕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立足全市全力推进的各产业链金融需求,创新产品、加大服务、拓宽渠道,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切实打造东北亚贸易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四是推动金融引领协同开放。紧抓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要机遇,不断激发大连自贸金融创新发展动能,有力提升大连金融国际化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东北亚金融支撑主节点,打造东北亚离岸金融中心。
五是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高地。充分利用大连信息技术与高校集聚优势,加强信息技术和金融业融合发展,着力以数字技术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将大连打造成为东北地区金融科技中心。
六是形成金融发展特色化空间布局。实施“一区一城两高地”金融业空间布局战略,引导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化、特色化布局。
七是优化区域金融发展生态环境。以营商环境为核心,优化地方信用环境、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和配套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大连金融发展软实力,打造“大连金融”品牌。
八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构建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和畅通的金融信息协同机制,发挥金融监管技术效能,持续完善权责一致、全面覆盖、统筹协调、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九是构筑区域金融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存量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增量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切实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抢抓政策机遇
以资本市场撬动发展新动能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大连市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大连在推进企业上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学贵: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大连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大连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在着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多元化直接融资平台,支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精致化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连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出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支持企业上市的三个重要机制:
一是与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的联动机制,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大连基地,搭建资本市场服务新平台。
二是与各部门、各县区间的协作机制,建立企业上市“专班制”、“服务秘书制”,畅通绿色通道,解决企业困难,保障上市路径通畅,助推企业申报上市进程。
三是协同各类机构专家建立的培训机制,组织企业“走出去”,开拓视野,把各行各业专家“请进来”,开展系列交流培训,帮助企业与资本市场持续对接。
除此以外,大连市还不断优化扶持政策,根据企业上市进程,市本级分阶段最高补贴400万元,同时落实省级上市扶持政策,对企业科创板上市最高给予1500万元补助,其他板块上市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加上各区市县、先导区的补贴政策,企业科创板上市最高可获得补贴资金2500万元,这个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具有竞争力的。
自2008年实施奖励政策以来,大连市累计发放上市专项补贴3亿元,受益企业215家。特别是2020年以来,采取随报随审随拨方式为当年申报上市企业及时发放补贴,已向12家企业兑现上市补贴资金6070万元。
2019年以来,累计95家(次)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1104.34亿元,有4家企业成功上市挂牌。拟上市企业9家,企业梯次接续申报态势已初步形成。
证券时报记者:面对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这一历史机遇,大连金融局在发掘、培育和促进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学贵: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大连市科创企业带来新机遇,有助于科创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做优做强。为抢抓政策机遇,大连金融局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政策上落实,服务上到位。2020年以来,多家高技术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豪森股份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东软教育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连城数控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以科德数控、德迈仕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将陆续走进资本市场。
今年以来,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印发《全市企业上市工作要点》,组织优化市级上市政策并落实省级上市扶持政策,动态更新300家规模的后备企业库,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搭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平台。
在具体做法上,由分管副市长亲自主持召开全市企业上市暨科创板企业上市工作动员会,形成由大连证监局、市科技局、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建立企业上市“专班制”、“服务秘书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专班制,一企一专班;对次重点企业实行服务秘书制,每家企业设两名上市服务秘书,由大连金融局和企业所在地县区派任。已实行专班制企业14家,服务秘书制企业5家,将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市县、先导区年度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
证券时报记者:您觉得大连资本市场还有哪些可进步的空间?
张学贵:围绕高质量发展,大连企业产业基础很好,拟上市企业库中有包括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在内的300多家发展很好的后备力量,其中有很多是独角兽、瞪羚、雏鹰企业。但是进入资本市场数量不多,与深圳、上海、江浙地区相比,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上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准备工作不足,影响了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的进程。
近年来特别是注册制改革实施以来,大连企业上市氛围浓厚,一方面企业对通过进入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美誉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认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上交所、深交所对大连企业特别关注,加大支持。特别是政府部门常抓不懈,加强服务,为企业成立上市专班,建立“五个一批”梯次培育机制、持续加大上市政策扶持,对重点企业逐户推动,形成了较好的企业接续申报上市的态势。目前后备库中的企业具备较好的持续经营能力,基本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积极抢抓政策机遇,进军资本市场。
助力大商所成为
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大商所稳健发展,有哪些好的经验、案例可分享?大商所对当地经济有哪些带动作用?
张学贵:按照大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中心的部署,大连金融局积极推动大商所创新发展。2020年,大商所在产品供给、场外建设产业服务、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加速进入期现结合、场内外协同、境内外连通的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是市场发展快速稳健。大商所2020年成交量、成交额、日均持仓量达到22亿手、109万亿元和960万手,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63%、58%和32%,成交量、年度日均持仓量居国内期货市场首位。
二是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液化石油气(LPG)期货与期权作为国内首个气体能源品种成功上市,聚丙烯、聚氯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3个化工品期权同步上市,品种创新的步伐蹄疾步稳。
三是场外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标准仓单和非标仓单交易上线,黑色和化工板块两个生态圈初步建立,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效果显著。
四是国际化建设取得突破。棕榈油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农产品对外开放实现零的突破;首只跨境铁矿石期货ETF在港交所上市,拓展了特定品种境外投资者范围,铁矿石定价中心建设和铁矿石期权国际化稳步推进。
为充分发挥大商所对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引领作用,2020年,大连金融局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持续支持大商所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服务工作专班,多次现场办公,根据问题清单逐一解决大商所提出的22项服务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合力为大商所提供人才、电力等多方面服务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金融奖励政策,兑现大商所品种创新等奖励资金共计4020万元,有力支持其各项建设;印发并组织实施《大连市支持期货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从期货公司落户、期货人才引进、活跃期货市场等方面制定18项支持期货市场发展的具体举措。向263名期货人才和93家(次)期货机构兑现奖励6451万元,有效激励了期货人才和各地期货机构参与大连期货市场建设。
三是培育期货市场氛围。鼓励举办各类专业期货论坛,协调期货日报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拟将大连作为全球衍生品大赛颁奖论坛固定举办城市;开展专项招商,赴沪举办驻沪期货机构座谈会,宣介招商政策,吸引来连落户展业,活跃大连期货市场。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金融局在将党建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到工作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张学贵:大连金融局坚持把党建工作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到工作中。一是督促各党支部书记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把推动“两学一做”与履行好岗位职责、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二是组织开展“党建+金融”“党建+营商环境”“一单位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确定6个“特色品牌工作项目”,切实把党建融入日常工作中。三是与金融机构结对子,共同组织党员活动,交流党建工作做法和体会,在队伍共育、资源共享、业务共联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当代党建新途径。四是组织开展“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坚决打好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思想大讨论,组织党员干部撰写体会文章40余篇。
证券时报记者:在党史学习活动与教育方面,大连金融局有哪些新思路、新做法?
张学贵:大连金融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党建宣传。一是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三落实”结合起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谈体会、谈收获。二是抓好党史宣讲,邀请专家教授作《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专题讲座。三是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会同金融联合会组织金融机构党员干部到革命圣地井冈山现地教学。四是营造浓厚社会氛围,组织引导驻大连金融机构利用营业网点LED等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五是开展“看影片·学党史”活动,组织观看《建党伟业》《井冈山》等系列影片,取得良好反响。六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驻大连金融机构延伸,组织金融机构发掘基层窗口鲜活案例。
相关阅读最新虚拟货币上市政策,是什么意思?
期货日报社(期货日报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