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层次内容有,关于货币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一、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
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指货币供给主体即现代经济中的银行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
2、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形态的多样化已成为现实。货币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着货币的某些职能。
3、目前,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有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
二、财政存款属于哪个货币层次
财政存款的货币层次可以归类为:财政部门存在银行的货币资金,指财政金库款项和政府财政拨给机关单位的经费以及其他特种公款等,包括中央财政存款、地方财政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和国库定期存款,除财政预算外存款,其它均不计入M2。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四、阐述货币计量的三个层次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4、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
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
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
1、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2、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五、货币供给层次的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包括现金和各种银行存款。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及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M0、M1、M2,具体分类如下:
第二层次:M1=M0+单位和个人的活期存款
第三层次:M2=M1+单位和个人的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相关阅读货币增发通胀?增发货币
计算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
货币增速(货币总量增长)
居民财富 货币(货币基金有风险吗)
货币余额与货币供应量,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与利率
如何判断货币强弱?货币强弱怎么判定
货币增发速度 M2增发
近年货币供应量?中国近30年来的货币供应量
基础货币与m1,广义货币m2与狭义货币m1
市场货币总量?2023人民币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