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资讯 内容详情

货币供给量m,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M2吗

kk 资讯 2024-06-20 08:57:44 3

一、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变动

1.垂直的那条直线是实际货币供给,也就是M/P,M是指名义货币供给,也就是央行的货币供给,一般情况下是不随利率变动而变动,所以垂直表示与利率无关。

2.倾斜的那条是实际货币需求曲线:L(Y,r)=aY-br,其中Y指国民收入,r表示实际利率。

3.从E点到E‘点,表示实际货币需求增加,也就是L曲线上移,结果是实际利率r升高。

4.m到m'的移动表示实际货币供给增加,结果是利率降低。

二、什么是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1、货币的供给就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量,由中央银行决定,是外生变量;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用于交易、应付意外事件和投机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这些货币必须以货币的形式持有以保证其最大限度的流动性,而不能以债券的形式持有。

2、这也是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的解释,还是很切合实际的。

3、而之前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眼中的货币需求是不含有投机动机的,因而也就不与利率有关,只和收入相关,即交易方程式中的关系:PY=MV,其中P是价格,Y是国民收入,M是货币需求,V是货币流通速度,古典学派认为P、V都没有太大变化,因而M只与Y有关,就是货币需求只与收入有关,L=L(Y);而凯恩斯的理论,如上所述,L=L(Y,r)。不知道我解释的够不够清楚。

三、凯恩斯货币供给理论

1、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以下三种动机:一是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二是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三是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

2、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

四、什么是货币的中值

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最基本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我们可以通过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剑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同,但这两个方程式却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国民收入水平((Y)与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假定k(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或实际国民收入的比例系数)或V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单位名义货币余额的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货币供给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货币中性论的另一理论支柱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他认为经济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如果一种商品出现超额供给,则其他商品必然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暂时的不均衡将通过自发的价格调整而迅速消除,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系列中添加一个特殊的商品而已,利息只是这个特殊商品的“价格”,货币均衡的实现和利率的决定过程,同其他任何商品供求均衡及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样的,它的存在既无助于也不妨碍经济的全面均衡,货币对经济是“中性”的。

帕廷金试图将古典学派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结合在一起。他提出了实际货币余额这一概念,并认为个人的实际货币余额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常量,通过这一概念,他将货币变化引入了一般均衡分析。在一般均衡已达到的情况下,假使MS/P的水平一定,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一倍,那么实际货币余额水平也将随之上涨一倍,由此必然造成对物品的过度需求,由于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之上,过度需求必然造成价格水平上涨,只有价格水平也上涨一倍,实际货币余额水平方能恢复常态,这时,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水平没有受绝对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实际部门也就不会作出调整。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五、货币供给的数量决定物价水平理论

1、货币供给的数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是货币数量理论(QuantityTheoryofMoney),也称为币值理论。

2、根据这一理论,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它表达了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具体来说,根据货币数量理论,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而需求和商品供给不变,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即物价水平上升。相反,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就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即物价水平下降。

3、货币数量理论的核心方程式为:MV=PQ,其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V表示货币的交易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而Q表示实际的商品和服务交易量。根据这个方程式,货币供给量乘以货币的交易速度等于物价水平乘以实际的商品和服务交易量。

4、尽管货币数量理论是一个简化的模型,但它为解释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然而,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系统非常复杂,物价水平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需求、供给、政府政策等。因此,货币数量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物价水平的变动。

相关阅读
利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利率对知识产权的影响)
货币增加导致利率 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宽松政策货币如何(货币宽松政策与房地产)
货币增加利率下降(利率降低的原因)
利率 影响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减少利率升高
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基础货币加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和货币存量(基础货币包括)
减少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量减少物价下降
货币与存款货币,存款货币包括哪些
上一篇: 货币供应量的公式(货币存量计算公式)
下一篇: 货币低增长,2019中国货币发行增长多少
《货币供给量m,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M2吗》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