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解决气候危机的三种方式
全球变暖仍在继续。在签署《巴黎协定》四年后,大多数专家预测全球变暖速度将超过商定阈值,带来灾难性后果。我们不仅面临着气候危机,还面临着气候治理危机:大家都知道必须采取措施来遏制气候变化,但不知道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很显然,这需要全球人类建立新机制。正如我的新研究一样,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推动全球气候行动合作。区块链是一种数据结构,将信息加密存储,然后打包成块。产生新区块后,将新区块同时分配到整个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信息具有不可篡改性,这对生成任一种信息的单一数据来源很有用。
区块链技术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搭建区块,这种组织被视为(被批评是)国家级潜在治理机制。但是,国际级别的去中心化组织有很多优势。
想象一下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气候组织,各国、公司和个人参与到区块链中,然后通过所谓的智能合约进行交互。这些合约是在区块链上运行的计算机代码,无人能挡。一个普通通证,我们称之为“绿币”,将各国的气候承诺与跨国气候倡议和个人气候行动欣欣向荣的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
这种组织让世界团结起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1. 提高透明度
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联合行动需要有用的信息。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确保不同利益相关者不为同一碳补偿活动申请碳信用,例如两家公司为要植树的同一块森林付费。
为避免这种双重计算,目前由太平洋联盟国家试行的公开共享碳信用数字分类账本将提供比中央机构处理碳信用交易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是验证碳补偿活动是否真正发生。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设备之类的信息馈送相结合,可以挖掘新的信息来源。
同时,智能合约提供了奖励关键任务的高效方式,例如验证地方级减排量和适应措施。
2. 履行承诺
违背承诺的情况在气候变化领域随处可见。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其他国家也越来越担心新冠疫情会阻碍政府履行其气候承诺。
通过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可以降低违约风险,前提是各国必须以货币存款支持其承诺。如果各国未能达到其减排目标,则可以将其存款兑换成绿币,重新分配给通过植树或采取其他气候措施减少了碳排放的国家。
只有将承诺和资源绑定在一起,才能通过智能合约更有效地兑现承诺。消除执行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好处是,吸引担心被更强大机构欺骗的小机构作出更加雄心勃勃的气候承诺。
3. 增强动力
传统业务还不足以应对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去中心化气候组织允许强大的跨国机构在落后国家“购买”有利于气候变化产品。
例如,苹果、谷歌、沃尔玛、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壳牌等跨国公司抨击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在去中心化气候组织的领导下,他们本可以设计出这种智能合约:向受影响的工人提供补偿,以换取美国政府对经济脱碳做出更加坚定的承诺。
此方法的附带好处是使其需求透明化,这将帮助实力较弱的机构履行其气候承诺。例如,最近,微软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实现其负碳计划。出发点很好,但口号太过夸张。如果微软进行适当的质押,利用智能合约来支持这一承诺,那对于依靠微软这种强大实体来获得财富的人来说,必定会带来巨大利益。
去中心化气候组织将综合数十亿美元的资源,联合应对气候变化。与该系统相连的任何区块链网络节点都可以通过植树获得绿币(就像比特币系统中的“挖矿”)。这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因为绿币具有真正的价值,涉及到各国的国际承诺,而各国又在绿币上投入了大量金钱。
人们还可以购买绿币来支持气候行动。通过增加绿币的交易价值,人们可以为加快植树步伐提供动力。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自动交易处理,只要有效的去中心化验证背后具有合适的验证系统和激励系统。
没有万能药
不可否认,从理论上来说,基于区块链的气候治理确实有优势,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
虽然区块链确保曾经记录的数据不可篡改,但对于区块链上录入信息的真实性无可奈何。Chainlink等初创公司提出了用去中心化信息反馈网络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某些应用程序,很难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如果关键参与者决定不加入,那么基于区块链的气候组织可能无法实现这一愿景。实力强大的国家或公司可能尤其不愿意加入这样的系统,因为该系统会立即暴露违约情况,自动执行惩罚程序。但是,只要有足够的动力,他们可能会逐渐受到激励而参与进来。
气候治理虚拟实体还要求人们接受算法的约束。目前,这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相关阅读